首页 头条新闻 热点专题 综合要闻 日报 晚报 评论 文苑 交通 摄影 看乡村 专版 市场
阳泉新闻网 >> 华阳视窗
做精做优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华阳集团绿色转型深耕新蓝海
发布日期:2023-04-29 12:50
来源:阳泉日报

华瑞公司青工紧盯现场,调整设置标准化参数。武艳红摄

华钠芯能车间女职工操作X-Ray检测机。李 洋摄

华储光电职工检验光伏产品质量。武艳红摄

  布局钠离子电化学储能全产业链,各2000吨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投产,全球首批量产1GWh钠离子电芯生产线投运……去年以来,华阳集团深耕新材料蓝海,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聚焦延链、补链、强链,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今年,华阳集团十四届五次职代会提出,将攻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做精做优”为总目标,掘金市场新蓝海。按照安排部署,华阳集团聚焦“专精特新”,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竞争力为核心,推动新能源新材料发展。

  政策助力,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随着锂离子电池需求的强劲增长,锂资源短缺所带来的能源安全、价格攀升等问题日益凸显,存在“卡脖子”风险。而我国钠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成本低廉,资源的自主可控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同时,钠离子电池安全、高低温等性能优越,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

  2022年6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联合出台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钠离子电池等可再生能源前沿技术和核心装备攻关,推动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快速发展。

  目前,钠离子电池正处于产业化技术攻关及推广示范应用的关键时期。华阳集团与中科海钠合作率先于2022年在山西省建成千吨级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1GWh钠离子电芯及电池包生产线项目,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及示范应用初具规模。

  山西发展钠离子电池有着独特优势,且发展潜力十足。全国人大代表、华阳集团纤维新材料公司副总经理、生物降解新材料公司副总经理童明全认为,促进山西省钠离子电池产业发展,一是建议国家支持山西省建设钠离子储能示范电站,以产业示范应用带动钠离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山西省钠电产业联盟;二是出台专门政策支持推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发展,如支持储能电力顺利接入国家电网、储能电力在削峰填谷的同时享受绿电价格;对钠离子电池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化以及市场化应用等环节制定和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2022年3月,农业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支持生物降解地膜和传统地膜回收示范工作。目前,我国地膜覆盖面积约3亿亩,年消耗地膜量约150万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的市场空间较大。

  在童明全看来,应用生物降解地膜除可治理塑料污染外,还可促进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如近年来国内已经开始推广生物降解地膜在传统水稻种植的应用,可降低农业灌溉用水,提升水稻品质。同时,研究发现,生物降解地膜对花生、土豆、生姜、甜菜等根茎类农作物的收成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关于开展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工作的通知》的下发,对于华阳集团发展新材料产业,提供了新的契机。

  抓住机遇,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前景可期

  塑料制品已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规范生产、使用塑料制品和回收处置塑料废弃物,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威胁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塑料污染治理已成为世界性难题。

  “生物可降解材料是治理塑料污染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特别适用于不易回收的一次性传统塑料制品替代应用。”童明全说,“目前,华阳集团已布局建设了6万吨/年PBAT项目、2万吨/年生物降解改性料及塑料制品项目、2万吨/年全系列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可生产地膜、垃圾袋、购物袋、快递袋、一次性餐具等多种产品。生物可降解材料的产业化和大范围应用,将有力解决塑料污染问题。”

  生物降解新材料的研发应用和市场认可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产业化推进过程中,难免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阻力。为此,童明全建议,一是加强对塑料污染危害和治理塑料污染措施、方法的宣传,引导人民群众开展垃圾分类,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导使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二是由国家相关部门统一塑料制品禁限管理细化标准,并按标准从源头上加大对塑料制品生产、流通领域的检查处罚力度。三是在快递包装、农用地膜、中心城区农贸市场及中心城区餐厨垃圾包装等领域推进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示范应用,减少塑料填埋或焚烧。四是出台必要可行的措施,降低生物降解材料及其制品的生产推广成本,支持塑料污染治理及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发展。

  近年来,华阳集团狠抓发展机遇,高起点规划新一代高端碳纤维产业,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和大同市三方联手,推动碳纤维示范项目落地。高效率建设纳米纤维空气净化材料项目,一期13条生产线全面投产,产品打破国外高端玻纤滤材垄断,实现当年投产、当年盈利。高标准做强煤层气制金刚石项目,一期50台设备全部转入试生产,单晶裸钻、涂覆截齿产品成功推向市场。高要求发展PBAT可降解塑料产业,全系列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投产,产品在省内和河南、天津等地打开市场。一个个新材料项目的快速推进,使得华阳集团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前景可期。

  加强研究,推动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1月4日,华阳集团产业技术研究总院揭牌仪式在纳谷办公楼前举行。成立产业技术研究总院,全面整合各板块研发资源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公司,是华阳集团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力举措,更是华阳集团全力推进转型再造、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内在需求。

  当前,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多处于“萌芽期”和“培育期”,做好科技研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至关重要。针对目前存在的“研而不发”“发而不用”“用而无效”问题,产业技术研究总院将科研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项目遴选、实施到成果应用紧紧围绕市场需求,不做没有市场、不能量产的研发,不做没效益、“只开花不结果”的创新。

  市场是检验企业的试金石。只有赢得市场、赢得客户才能让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实现生存和发展。目前,随着国家和各地政策不断引导,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风口,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产业技术研究总院创新营销管理模式,全面推行各种营销模式,集中力量开拓批量大、效益好的产品订单,提升营销价值。同时,强化质量管理,改进现有管理体系,细化质量标准规范,优化产品出厂检验流程,完善质量数据管理,确保数出有据。

  从发展趋势看,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未来将在绿色低碳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中担当重任,但在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必将面临诸多风险。

  针对技术依赖和技术迭代的问题,研发投入和研发效率不匹配的问题,盈利能力低、成果转化慢的问题等,华阳集团副总工程师、产业技术研究总院副院长蒯平宇表示:“我们将更加深入了解市场和产业需求,根据需求结合我们的优势去选定研发方向,并在此基础上遴选研发课题,提高研发效率。更加强化人才引进与科研激励机制,深层次绑定专家技术团队,让大家更好地投入技术研发,通过机制创新去全面提升研发效率。此外,我们将充分发挥好产研平台的作用,把我们研发获得的有良好发展前景、确实可行的成果孵化落地,实现研发能够出产品,能够出效益。”(张晓茹 武艳红)

主管:阳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主办:阳泉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4120190003
晋公网安备14030302000113 晋ICP备0700445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晋)字第060号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桃北中路87号 电话:0353-6658025 邮编:045000
阳泉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阳泉新闻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768
阳泉新闻网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