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新闻 热点专题 综合要闻 日报 晚报 评论 文苑 交通 摄影 看乡村 专版 市场
阳泉新闻网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阳泉市委党校 杨洁
发布日期:2024-03-17 06:04
来源:阳泉日报

  当前,新质生产力成为中国经济的高频词汇。从2023年在地方考察调研期间首提“新质生产力”,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再到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系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和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科学指引。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将新质生产力列为了十项政府工作任务的“头等任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为我们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根本遵循。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传统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要素。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的跃迁。随着新质生产力中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内涵变化,三者的优化组合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带来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了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又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化,形成新的管理模式、新的体制机制。可见,新质生产力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方面超越了传统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拥有鲜明的特征。一是就动力来源而言,传统生产力主要受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不断投入等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力通常源自科技创新。二是就发展速度而言,传统生产力的发展较为缓慢;新质生产力能够在现代科学技术的驱动下实现跳跃式、跨越式发展。三是就发展模式而言,传统生产力的发展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支撑,能够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四是就目标旨归而言,传统生产力追求经济规模的扩大;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高质量发展。

  深刻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这一重要论述科学阐述了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对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大意义的认识,努力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当今世界,谁能更大程度地释放创新动能、更快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发展主动权。新质生产力之“新”,就在于其将科技创新摆在了发展的核心位置,将知识、技术、信息等传统的非物质生产因素纳入生产力范畴,赋予了生产力更加丰富的内涵。因此,新质生产力代表了未来科技创新的整体趋势,有助于推动我国科技水平进一步发展,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呼唤。当前,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新质生产力之“质”,其锚点就在于高质量。通过形成新质生产力,可以带动新模式、新产业和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能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有助于形成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着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多方谋划,为其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要加大制度型开放力度,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健全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起来考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来共同塑造科技创新的新优势。要按照党的二十大部署,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完善产业生态,拓展应用场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在我国汽车产销出口第一大国的基础上,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发展新材料、新医药等新产业,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完善现有产业体系。一方面,利用东、中、西部地区的要素差异加强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推动产业链在国内区域间合理布局与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深度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潜力与优势,强化中国在亚洲价值链中的核心功能。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

(编辑:王宁 韩璐 责任编辑:白洁)
主管:阳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主办:阳泉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4120190003
晋公网安备14030302000113 晋ICP备0700445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晋)字第060号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桃北中路87号 电话:0353-6658025 邮编:045000
阳泉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阳泉新闻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768
阳泉新闻网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