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新闻 热点专题 综合要闻 日报 晚报 评论 文苑 交通 摄影 看乡村 专版 市场
阳泉新闻网 >> 钩沉
沧桑嘉河古榆情(上)
发布日期:2024-04-25 06:17
来源:阳泉晚报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微风吹来一阵阵琅琅的读书声。我们坐在古老的榆树下面,回忆那亲切感人的事情。

  嘉河济川桥南有一棵古榆树,树龄已有近千年。树干高十三四米,最粗处要五六个成人才能合抱。嘉河之水滋润着老榆树,使其枝繁叶茂;嘉河之土肥沃着老榆树,使其根深蒂固,铁干柔枝。嘉河培养了它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的能力。它倔强地撑起一把伞形树冠,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不仅庇护着树下一代又一代的嘉河儿孙,而且见证了平定古州的荣辱兴衰。

  古州古榆获新生

  春风春雨花经眼,城上城下榆撒钱。在这春意盎然,百花齐绽的美丽春天里,迎来了平定古城解放七十七周年纪念日。我们聚在被日本鬼子焚烧蹂躏之后浴火重生的古榆树下,瞻仰它的威武雄姿,谛听它讲述解放重城的悲壮往事。

  我看到上城阳春楼楼洞西墙上贴着的一张1947年5月3日《新华日报》的照片,上面有一则关于平定解放的新闻。

  平定解放七十七年了,阳春楼坐落在老榆树的斜对面,相距不过二百米。老榆树日复一日陪伴着这条新闻,铭记着这段历史,它想告诉后辈,人民解放军为了解放上城,是怎样在通往上城的大石坡上前赴后继,英勇顽强,浴血奋战的。

  当年,阎锡山政权下的平定县政府,就设在上城榆关门内。为了保卫这个县政府,自然是精锐部队驻守上城。这里驻扎着一个营,营长姓史,中等个子,脸色苍白,眼里闪着凶恶的光。古榆树一定见过这个人。1947年4月27日,晋察冀解放军一部,经过激战把平定下城和城外东南西北的农村都解放了。只有这个史营长借上城关口狭隘、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势和精良的武器负隅顽抗,死守阵地。我军从坡下往上攻,石坡长而且陡,进攻非常艰难。敌人的轻重机枪连续猛射,我军打了几天,都未能取胜,战士们的血在石坡上流成了一条红色的河。老榆树流下了伤心的泪。老榆树见证,战士们把老百姓援助的铺柜的底部木板全部拆掉,掏空柜子,在柜子上放上被褥,用水湿透。三名战士钻进去向坡底挪进,想用手榴弹炸毁敌人的防御工事,但没有成功,他们倒在枪林弹雨之中,鲜血又一次染红了砂石大坡。战士们为解放上城不退缩,不放弃,不怕牺牲,他们克服武器装备条件太差的困难,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跟上来,不屈不挠,顽强战斗。战士们的呼喊声震撼了古榆树,战士们的鲜血浸透了老榆树,它含着眼泪,含着悲痛,含着愤怒,在树干上刻下了这悲壮的场面。古榆树不会忘记,一个十五六岁的炊事班小战士,担着一担刚蒸好的小米焖饭,兴冲冲地从他们部队驻扎的王家庄向济川桥走来。他下了桥刚到坡底,正准备给撤下来的战士们分饭,突然就遭到了坡上敌军的机枪扫射。一群战士和送饭的小战士,顷刻间中弹倒在血泊中。古榆树痛在心里,恨在心上。据王家庄村八十八岁的董怀庆老师说,这个小战士的尸体运回了王家庄,全村人痛哭流涕,为这个河南籍小战士哭泣。他才十五六岁啊!村里一位七十多岁的大爷,心疼不已,把原本为自己准备的棺木,主动献出来,装殓了小战士。我军二纵队与敌人奋战了三天,也没能攻下上城,接到上级命令,撤回河北。

  我解放军三、四纵队,于1947年5月1日晚奉命攻打上城。人民解放军得到平定人民的大力支持,战斗力很强,攻势很猛,史营长当晚终于带着他的部队狼狈逃跑了。5月2日清晨6点,五星红旗终于飘扬在上城。老榆树高兴万分,与全城人唱起了“五月二日太阳红,解放军解放了平定城”。此时,老榆树扬眉吐气,在阳光下显得更加挺拔!

(编辑:王宁 韩璐 责任编辑:白洁)
主管:阳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主办:阳泉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4120190003
晋公网安备14030302000113 晋ICP备0700445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晋)字第060号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桃北中路87号 电话:0353-6658025 邮编:045000
阳泉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阳泉新闻网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768
阳泉新闻网新浪微博